春 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
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
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
万里云罗一雁飞。
【译文】在这万象更新的春天,我穿着白色便服烦闷地躺在床上,白门之内空空荡荡,心中非常懊丧。
对面的红楼,隔雨相望显得更加清冷;当初顶着春雨在灯光映照下,送走你后我无精打采地回到室中。
你行走在遥远的征程上,也一定会同我一样为春日的昏暮悲哀伤心。只有在这拂晓前的梦境中,我们才能得以依稀地重温旧情。
我的情书和作为信物的玉珰怎样才能送到?纵有一雁传书,又怎能穿过这宛如密密罗网的云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蔡雯解读
李商隐的《春雨》是一首爱情诗,书写失恋的痛苦,当然很多学者认为这类爱情诗同时都是政治隐喻诗。进入这类诗歌的正确路径不是理解,而是感受。要调动的不是理性,而是感官。
李商隐的《春雨》既然不是咏物诗,那么春雨究竟在这首诗里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我们直接来看点题的颔联,也是这首诗最有名的一联:“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红楼是华美的楼房,这里指作者所爱之人的居所,而“红”除了华美以外,又有温暖饱满的色彩暗示和旖旎缱绻的情感暗示。可以想象,在这座红楼里,诗人和他的爱人有过多少美好的时光。但是时过境迁,红楼近在眼前,却只能隔雨相望,咫尺天涯。这种失恋的体会是共通的,汇聚成一种感觉就是诗人所说的“冷”,站在凄风苦雨里,皮肤难免有冰凉的触感,而他既然爱了,失去以后心里难免一片凄凉。 “珠箔”是珠帘,也就是水晶帘,一般认为是雨的喻体。但是李商隐的诗歌就是迷离惝恍,具有朦胧神秘之美,解读这类诗一定不要明确某个物象的涵义,而是要容纳多种意思的并存。珠箔谁说不可以是实指?谁说不可以是红楼里的水晶帘呢?李白说“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一个名词“水晶帘”,一个动词“望”,加上一个形容词“玲珑”,简直可以作为这首诗的注脚。珠箔可以是水晶帘,可以是雨,同时还可以是什么?流进心里的雨怎么流出来?为什么电影里几乎所有失恋的场景都发生在雨天?是不是在用天上的雨对应人眼中的泪?珍珠一样的眼泪。而“灯”无论是红楼水晶帘里的烛火,还是作者雨夜里提着的灯笼,着一“飘”字,都是闪烁迷离,飘摇不定,随时会熄灭的,就像作者那点儿残存的希望。
所以,春雨既是诗的背景,也是前景:作为背景,它奠定了一种迷离凄凉的氛围,是诗和诗人人生的悲凉底色;作为前景,它是非常真实的阻隔,将作者和昔日所爱彻底分离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