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热不退,还突然抽搐起来,遇到这种情况,绝大部分家长都会慌了神,不知如何应对。
清远市人民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朱冬卉介绍,这种高热时突然出现抽搐情况,在临床上也被称为“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发病突然,常常让家长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但只要家长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方法,并且对孩子的病情有清晰的认识,就能够冷静地处理。
一般发作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
朱冬卉介绍,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儿童期患病率3%—4%,它好发于6个月—5岁的孩子。
热性惊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临床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热性惊厥中扮演关键角色。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年幼时曾有热性惊厥的病史,其儿女日后发生热性惊厥的概率较其他孩子明显升高。
此外,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及孩子自身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程度也是热性惊厥发生的病因。
“热性惊厥是孩子发热的常见并发症。”朱冬卉说,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对于体温的调节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体温的影响而发生惊厥。
展开剩余66%热性惊厥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其中单纯型占热性惊厥的75%左右。单纯型热性惊厥通常表现为全身性发作,抽搐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可自行缓解,发作后意识迅速恢复,24小时内无复发。
“如果热性惊厥持续时间只是数秒或几分钟内就自行停止,绝大多数不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朱冬卉说。
但如果发作时间大于15分钟;局灶性发作,如一个肢体或身体一侧发抖;24小时内发作大于2次,具有这些特征之一即为复杂型热性惊厥。如果抽搐的时间大于30分钟,就是“惊厥持续状态”,需要积极干预。
保持镇定、观察记录、做好保护
许多家长担心热性惊厥会导致智力低下或癫痫,朱冬卉表示,热性惊厥绝大多数是良性病程,总体预后良好,对儿童的智力、学习、行为均无明显影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大脑发育逐步健全,一般不会再发生热性惊厥。因此,对于单纯型热性惊厥的孩子,目前的观点是不推荐使用任何预防性治疗。
但对于既往曾有过热性惊厥的孩子,在发热性疾病初期,家长可以预先给口服退热剂,尽量避免孩子出现体温的急速上升。对于少数的复杂型热性惊厥的孩子,家长可与医生进行讨论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治疗。
“另一方面,孩子惊厥发作时,家长的第一反应也会影响预后。”朱冬卉说,一些家长错误的处理方法,比疾病本身更危险。
那么当家长遇到了孩子出现热性惊厥应该如何处理?朱冬卉介绍,当孩子出现热性惊厥时,家长首先要尽量保持镇定,避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刺激。此时,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并记录惊厥发作的具体表现,这将有助于医生后续对孩子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同时,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防止孩子在抽搐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将孩子的头部偏向一侧,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还能避免口腔内的分泌物以及呕吐物被孩子吸入气管,引发窒息或者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
朱冬卉还提到了几个常见又危险的错误做法。比如,往口中塞物品、喂食、强行按压肢体等。她解释,不少家长误以为向孩子口腔内塞入筷子、勺子等物品可以“防咬舌”,这样做不仅无法缓解惊厥,还可能导致孩子的牙齿受损或者损伤口腔黏膜。在抽搐发作过程中,喂食任何东西,包括药、水,也容易造成误吸窒息。
另外,抽搐时肌肉强直收缩,如果过度用力按压孩子,容易造成骨折等二次伤害。
发布于:广东省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